目前分類:英文學習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作者:廖裕德

資料日期:2014年3月 18日

「如何學好英語?」是很多人的夢想也是心中的問號。學習英語,其實態度、環境、習慣是3項很重要的因素。

首先,在態度上,要抱持著開放、不怕犯錯的心情。在學習過程心態的接受度、勇於嘗試且「敢開口說」是影響學習成效的原因之一。家長不妨為孩子建立英語學習的動機與興趣,讓孩子能夠在自在開闊的情境中,體會英語的樂趣,進而願意接觸與學習,提升學習成效。

其次是環境的營造,有些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國外去,有些家長選擇雙語學 校,有些請外師家教,不管何種模式,應該評估的是,這個環境是否提供讓孩子能夠自然而然地沉浸在英語的學習環境裡,對英語的語音、聲調、用法,甚至是語言 背後的文化與邏輯感到熟悉且懂得使用。有時候,在睡前、行車途中,播放英語的故事、童謠等,也能在時間和環境的助長下,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熟悉語感、咬 字、英語的用法。

最後,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學習所有事物的關鍵。在學習英語方面,如:定時的複習字彙、閱讀課外英語讀物、用英語寫小日記或短文等。在建立好習慣的同 時,也要培養他們的專注力、思考力、並且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唯有持續地練習與下功夫,才能夠累積實力,看到真正的效果。(作者為新北市私立裕德中小學創 辦人)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 撰文者:褚士瑩

資料日期:2013年6月24日

首先我要聲明的是,我並不是語言天才。

實際上,我不知道什麼人是語言天才。很多人或許會以為學習外語是一份額外的負擔,但歌德有句名言:「Those who know not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know nothing of their own.」(那些不懂得外語的人,等於對自己一無所知)也就是說,一個人會多少種語言,就有多少種生活。至於只能活在一種語言裡的人,生活就像明明有超高速的無線寬頻網路,可是只能用來上一個網站,任誰都會覺得很可惜吧?

我們都學過英語,或者正在學英語。我也是其中一個。因為過去二十年來居住在美國東岸,英語可以說是我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語言,但是英語也終究不是我的母語,我也經歷過辛苦的學習過程,也翻爛過幾本字典,也犯過各式各樣的錯誤,因為口音鬧過各式各樣的笑話,所以就算現在我的英文出現一些拼字或語法上的錯誤,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無論犯多少錯,都沒有人說我不會英語。

這樣的自信,或許立刻會讓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人感到有距離感,若只因這世界上存在可以使用外語的人,就讓你覺得不舒服的話,你的問題應該不是語言學習,而是其他的心理障礙,因為知道世界上確實存在著很有錢的人,過得很幸福的人,大概也都會讓你覺得不舒服。

倘若你可以克服這個心結,不會莫名其妙開始宣揚說中文多麼博大精深,中文學好比較重要,或是日本跟韓國的漢字都是從中文演變而來,何必去學昔日蠻夷戎狄的番邦語言,還說現在很多西方人都讓孩子學中文所以我們不應該去學外語的話,我們就有可以對話的空間。

我學過的語言,無論學得好不好,從泰語、維吾爾語、廣東話、馬來語、日語、韓語、緬甸語、擺夷語、阿拉伯語、英語(包括約克夏方言),還有一點義大利語跟巴西的葡萄牙語,有些學得好,有些半途而廢,而且顯然我還會繼續學習新的語言,但這過程當中,我發現學語言最重要的,已經不是語言本身了,而是養成「學習的習慣」。

語言就像樂器,當然有困難的,也有容易的,但是並不是學得會、學不會的區別,而是需要的時間,有的長一點,有的短一點罷了。我相信就算不是語言天才,任何人也都可以學會十種語言,只要有需要、有好奇心,說實在的,學習一種或十種外語,真的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相信語言學習不應該被當成「學科」來看待,更不應該光從該語言的「出路」來決定它的價值。作為一個在世界各地工作、生活的人,我深刻體會「國際化並不等於英文化」,多國語言、多元文化才是王道。

而學習多種語言,瞭解多種文化,便能培養多元思考方式,擴展視野,也才有創造的可能,太偏重單一語言,就好像近親繁殖,會造成文化的萎縮。只是複製再複製,無法走出自己的方向。現在是強調原創力、創意的時代,或許阿拉伯文、拉丁文、波蘭文等在現今社會看來,屬於非主流語言,但說不定哪天,這些技能也會變得很有用。為了學語言而學語言,把語言當成一門學科,是貧乏而缺乏說服力的。為了生活、為了好奇,那麼語言的世界就寬了。

常常聽到的那幾句話就是當地文化

當我一開始學習泰語的時候,並沒有到正式的學校去,但是從日常每天跟路邊的小販,搭車時聽陌生人聊天,打開電視看到綜藝節目或是MV單曲,我發現重複率非常高的幾個字,幾乎每兩三句話就必然會出現其中的一、兩個字。

泰國人無論男女老少,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忍不住發出「Chorp!」更加愛不釋手時,就會重複說「Chorp Mak Mak!」

吃到好吃的東西的時候,咬一口就會驚嘆的說「Aroy!」無論是五星級飯店的料理,還是路邊攤販的小吃。

只要看到誰精心打扮了,穿漂亮的衣服,無論男女,一定會被誇獎「Suay!」更誇張的就會說「Suay Mak Mak!」

要是身邊有人生氣了,旁邊一定有人拚命在旁邊勸說「Jai Yen Yen!」生氣顯然是很要不得的事情,讓身邊的人都覺得丟臉。

無論是手上的一個杯子不小心打破了,或是一整個櫃子的貨品打翻了,受害的商家跟闖禍的客人,都搶著說「Mai Pen Rai!Mai Pen Rai!」

一開始,雖然不知道這幾個字確實的意思是什麼,但是不斷在各式各樣的場合聽到這些字,自然而然就理解這幾個字的意義,還有這幾個簡單的字對於整個泰國社會的重要性。

能夠遇到喜歡的事物,吃到好吃的東西,看到賞心悅目的景象,是三件泰國人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及時行樂,人生苦短。不喜歡,不好吃,不美的東西,無論再怎麼便宜也沒有用,再窮的人也不會去碰。

但萬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與其追究、懊悔,最重要的都是先把心放下,算了,沒關係,已經發生的事,有什麼好說的呢?繼續昂首闊步,把自己弄得漂漂亮亮的往前走吧!只是闖禍的人,搶著說算了算了,對於不習慣這個文化的外國人來說,一開始可能聽了會很生氣吧?

當我也開始把這幾個字,隨時隨地掛在嘴上以後,發現身邊開始被永遠的笑容圍繞著,被當成觀光客的爾虞我詐沒有了,陌生城市的緊張感消失了,我開始變成曼谷人看得起的「上道」的外國人,開始懂得泰國式的生活態度。

尊重異文化觀點、易地思考,當然是所有進入田野工作者的前提,可是如果事實是:不論我們再怎麼努力嘗試,不同的環境所塑造出不同的世界觀終究存在著隔閡;我們今日自以為成功的跨文化溝通,如果其實只是受到強勢文化支配,造成可以理解的假象而已呢?

我從泰國人身上學到,無論是泰國人看外國,或是外國人看泰國,都有跨不過去的地方,當西方努力的找尋理論來解釋的時候,泰國人只會說,這就是文化差異,明白了、接受了就好了,你過你的,我過我的,Mai Pen Rai,無所謂。

這種時候,對方的語言就可以幫助我去直接感知對方的環境,而不是硬要用我的文化經驗,從「翻譯」的角度去預期對方的反應,否則這道永遠跨不過的溝,就會越變越寬。

只要學會五個字,就可以在泰國生活了!

一旦我接受了Chorp,Suay,Aroy,Jai Yen Yen,還有Mai Pen Rai這幾個字對於泰國人生命的無比重要性,而不是這些事物跟價值觀對於我個人的意義,我在泰國的日子就開始變得很好過了—因為我知道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都要Jai Yen Yen,別把自己跟身邊的人都弄得那麼沉重,既然已經發生的事,不要頻頻回頭,Mai Pen Rai,往前看,吃點好吃的吧!把自己弄得光鮮亮麗吧!買點喜歡的東西犒賞自己吧!人生多麼美好!

說曼谷是全亞洲最國際化的城市,我個人認為當之無愧,作為一個從過去到現在從來沒有被殖民,從來沒有排外、恐外的社會,選擇在曼谷落地生根的外來族群,確實來自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每個不同地方來的人都可以在這個城市裡,找到自己的位置。英國人在這裡找到銀行業,印度錫克教徒在這裡佔領了裁縫業,華人掌握黃金市場,印度人買賣鑽石,俄羅斯人經營特種行業,美國人教英文,澳洲人做房地產,緬甸人在漁船上,伊朗人設計珠寶,奈及利亞人專門跑單幫出口民生用品到非洲,也有中東人專屬的觀光醫療市場,菲律賓人在旅行業的地位則在南方度假島嶼無可動搖。

各式各樣的人選擇在泰國居住,有些歐洲人在曼谷居住幾十年的時間,卻還是完全不會說泰語,也完全沒有學習的意願,無論多久都還抱著進入「蠻荒」的心態,長期適應不良與對泰國人的無法理解,變成這群人的標記。相反的,我身邊卻也有丹麥人、俄羅斯的朋友,不只全心全意生活在泰國式的生活態度裡,泰文聽讀說寫都非常流利,甚至還會唱些東北農村Isaan地區的鄉村歌謠,通過政府的檢定考試,正式入籍泰國成為泰國人。

我自己十多年來,以泰國作為NGO工作的據點,是一個觀察者,卻也是一個參與者,從生活點滴,到自身的改變及思考,當然少不了文化衝突的笑點,都成了我在學習泰國語言時最大的支持力量,因為我看到,要是我們能更努力嘗試,自然就能看到別人眼中的世界,也更能學會如何尊重彼此的觀點。

「不要相信任何主動跟你說英文的人。」成了二十多年前,我第一個泰國朋友給我的忠告,也是最好的忠告。因為即使不懂泰語,透過幾個不斷聽到的字眼,任何人也能夠感受到這個語言傳遞的訊息,可是用英語裝飾過以後,雖然還是從泰國人的口中說出來的話,反而聽不出真正的情感跟意義了。

原來只要學會五個字,就可以開始在泰國生活了。

提醒自己三件事

大部分的人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會犯三個錯誤,那就是:學得太辛苦、背誦太多沒有用的字彙、跟背誦複雜的文法。以至於把學習外語變成一件很困難,又很無趣的事。如果我要立刻開始學習任何語言,我只要提醒自己這三件事。

第一件事,學語言不需要懸梁刺股,開開心心交一個當地朋友所學到的語言,可能遠勝於戰戰兢兢上語言學校好幾年的效果。

第二件事,除了初期的一百個單字以外,接下來最好所有的字彙,都是在日常實用的句子裡學會的。遇到不知道的字就去琢磨猜測、去問人、去查字典,如果你背下大量字彙,那你只能考好試,不能真的學好語言,因為如果不是在真實情況裡學的字彙,真的需要用到的時候,你不大可能能快速的從記憶中把這些隨機的字彙翻出來。

第三件事,文法是用出來的,而不是背出來的。如果今天有一個正在學中文的外國人,突然問你中文的文法規則,我們大部分的人都無法解釋,但我們卻都可以不假思索地正確使用—而且可能從六歲就已經會用了。所以學習一種外國語言的時候,別忘了也是同樣的情形,最好的學習方法不是背誦規則,而是模仿、使用,直到你自己的耳朵聽起來順了,通常就是對了。文法跟字彙一樣,不是那種可以預先學起來放的東西。

所以我第一步就是要挑一本簡單的教材,最好是有附語音檔的,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這是一本好的教材,運用好的教學方法,那麼可以節省好幾個禮拜的學習時間。所謂好的教學方法,就是十二個小時分量的教材中,能夠幾乎涵蓋你會用得到的所有內容,所以只要一本就夠了。如果英語不錯的人,不妨考慮美國的外事服務局(FSI,全稱是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所出版給美國外交人員學習各種外語的教材,就是屬於這種一本就夠的好教材,雖然比較貴,但是值回票價,就算不是外交官一般人也能購買。

可惜我們很多人學到教材的一半,就因為種種原因中斷,等到再想起來或是再次下定決心,中間已經隔了好幾個月,這時候該怎麼辦?最好的方法是,從上次中斷前的最後一課開始,然後往前複習,而不是從第一課。

反過來複習的時候,除了正文外,練習也不能偷懶省略,如果發現自己不能回答習作的所有問題,就再往前一課,直到你能夠完全掌握那一課為止。

當掌握一個語言的基本結構,同時累積到一千個字彙以後,就是可以從初級進入中級,開始閱讀了。閱讀報紙、雜誌,看電視、電影,聽網路收音機,甚至廣告,而不是課文,因為真實世界的用法,會快速增強對這個語言的掌握能力,還有真正有用的字彙,從自己有興趣的版面或節目開始,就算是演藝圈的八卦新聞也無妨,如果能夠去旅行,跟當地人直接交流,細心聽他們怎麼說話,通常會有突飛猛進的效果。

一旦有中級程度以後,持續讓生活裡面出現這個外語的元素,繼續閱讀報紙、雜誌,看電視、電影,看廣告,平常在網上連線的時候固定打開網路收音機,就可以在不需要額外花時間跟金錢特地學習的情況下,保持已經有的程度。

一旦開始學習之後,每天的學習時間不用太長,就算半小時也可以,畢竟我們還有很多別的事情想做、要做,但是最大的忌諱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一旦開始就要每天學習持續一段時間,直到有基本的基礎為止,否則就像停停蓋蓋的地基,脆弱的地基是沒有辦法往上蓋房子的,最好的長度是每天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中間可以短暫休息一次,或是分成上下午一天兩次。

有了學習過好幾門外國語言的經驗以後,我一點都不需要問自己:「我學得會XX語嗎?」

我真正最需要問自己的問題其實是:「你這個懶惰的傢伙,該不會在三個月之內半途而廢吧?」

學語言的真實狀況,就是這個樣子。

 

書籍資料

書名:給自己的10堂外語課:這是突破人生限制的希望之鑰!
作者:褚士瑩
發行日期:2013年02月01日
出版社:大田

褚士瑩

國際NGO工作者。   

擔任美國華盛頓特區國際金融組織的專門監察機構BIC(銀行信息中心)的緬甸聯絡人,協助訓練、整合緬甸國內外的公民組織,包括各級NGO組織,少數民族,武裝部隊,流亡團體等,有效監督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 Group)、亞洲開發銀行(ADB)及世界貨幣組織(IMF)在缺席二十多年後重回改革中的緬甸,所有的貸款及發展計畫都能符合財務正義、環境正義,以及其他評量標準,為未來其他各項金融投資進入緬甸投資鋪路。 

回台灣的時候,他跟在地的NGO工作者,一起關心客工、新移民、部落、環境、教育、社區營造、農業、自閉症成人、失智症家屬的支持等,希望更多優秀的人才能夠加入公民社會,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能夠一起做得更好。   沒有做這些嚴肅的事情時,他喜歡寫作,航海,划獨木舟,騎自行車,喝黑咖啡,吃芒果。至於去埃及AUC大學唸新聞,泰國唸語言,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唸公共政策,這種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不用提了。在大田出版的中文作品包括「元氣地球人」系列、《年輕就開始環遊世界》、《每天多愛地球一點點》、《地球人的英語力》、《給自己10樣人生禮物》。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 撰文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資料日期:2014年3月4日

Fashion是把時代穿在身上,Buzzword(流行語)則是把時代說出來。說英文不只有對和錯,很多時候新的流行用詞會創造耳目一新的對話。這裡是隨著新生活型態誕生的幾個字,你會忍不住覺得,終於有懂你的字了!

1. Social bubble 人際泡沫

指看起來結交廣濶,但事實上,真正能稱之為朋友的卻寥寥無幾。

例句:Following the wave of financial bubble and real estate bubble, social bubble is showing up among office workers in recent years.(在金融泡沫、房產泡沫之後,人際泡沫開始衝擊職場人士。)

2. Show-rooming 商店體驗、網路消費

網路時代零售業面臨挑戰,因為很多人去實體店體驗後,在網路上用更低的價錢購買商品。

例句:Show-rooming is going mainstream ahead of the holiday season. (實體體驗、網路消費的現象在假期之前大流行。)

3. Sharents 分享父母

指的就是忍不住在Facebook或其他社群網站發布寶貝照片和近況的父母。

I laugh at the sharents on my Facebook now, but I’m sure I’ll become one of them once I have a baby!(我現在會笑那些一直分享寶寶近況的爸媽,但等到有了寶寶我一定會和他們一樣。)

4. Bloatware 膨脹軟體

你有沒有發現手機、平板電腦上預設很多花俏卻用不到的軟體,這些軟體卻佔去了很多的空間。

例句:My anti-virus installation came with so much bloatware, I can't even see the desktop.(我的防毒軟體有太多膨脹軟體,幾乎看不到電腦桌面了。)

5. Selfie 自拍照

這是2013年度風雲字第一名,很多人知道了,但還是值得一提。

例句:On Instagram, there are currently over 53 million photos tagged simply with the hashtag #selfie.(在社交網站Instagram,超過5300萬張照片標註為自拍照。)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資料日期:2014年 1月 20日

今年學測英文科「中譯英」部分,出現許多生活化單字,教師認為難度偏高,對中等程度以下的考生,恐失去鑑別度。

今年英語科非選擇題第一大題「中譯英」共有兩題、占八分,第一題為「有些年輕人辭掉都市裡的高薪工作,返回家鄉種植有機蔬菜」,第二題為「藉由決心與努力,很多人成功了,不但獲利更多,還過著更健康的生活」。

彰化高中英語老師白宏彬表示,上述兩題句型不難,學生平時都有練習過,但要寫出正確單字,卻不太容易。

白宏彬表示,包括「有機蔬菜(organic vegetable)」、「高薪工作(high paying jobs)」、「獲利(make money)」等,都屬於三千、四千字彙量以上的程度,英語能力佳的學生自然不擔心,但對於中等以下程度者,就會失去鑑別度,也可能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

白宏彬說,今年翻譯題優點是句型平實,看的到出題者的用心,但困難單字再少一點會更好,讓學生只要記了基本單字表,就能得到一定的分數。

補教老師齊斌也認為,翻譯題出現的單字用語,都有固定說法,學生不能自己「亂發明」,不會就是不會,是今年學測較困難的部分。

齊斌建議學生除了熟讀課本外,要多涉獵一些生活化議題,充實自己的字彙量。

非選第二大題作文部分出了學測常見的四格漫畫,第一張圖是一男一女走在一起,女生低頭玩手機,男生聽音樂;第二張圖女生不小心撞到樹;第三張圖男生沉迷音樂中,未聽到後方汽車喇叭聲,最後一張圖則只有一個大問號,要考生想像可能的發展。

白宏彬認為上述題目貼近學生生活,一般學校、補習班都有做過「電子產品使用安全」的練習題,學生不難掌握,但缺點是已限縮在電子產品成癮議題,難有創意發揮,考生的結論恐怕大部分雷同。

 

【中央社台北十九日電】學測今天第二天,上午考英文,作文考過度使用三C產品衍生的問題,英文科教師團說,考生可根據生活經驗發揮,不一定要批判。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舉辦的一○三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於十八、十九日兩天登場,共有超過十四萬名考生報考,今天上午考英文,下午考自然。

試考生表示,英文試題中出現全民瘋狂的大貓熊圓仔,感覺很有親切感,而綜合測驗和文意選填取材自希臘寓言、吉力馬札羅火山的冰河消融、英語系國家的命名文化等,內容較陌生,但試題不難,可根據上下文找線索,另外還有線上免費教學網站、汽車感應科技等生活題材。

台北市高中英文科教師團表示,英文科取材包含伊索寓言、全球暖化等題材,從上下文都可找到線索,英文美化命名習俗、諾貝爾文學獎非裔美籍女作家、MOOC開放式線上課程、無人駕駛的未來發展等,取材多元,考生若有關心新聞且具基本認知,看懂文章並不難。

非選擇題部分,英文科教師團表示,翻譯題提到台灣有些年輕人放棄都市高薪工作,返鄉務農的趨勢,考生只要用平凡單字就能描述,不需艱澀或高難度的單字,對考生應該有鼓勵作用。

作文部分,則是看圖說故事。第一張照片是一男一女走在一起,女生低頭玩手機,男生聽音樂;第二張照片則是女生當低頭族時,不小心撞到路樹;第三張照片則是男生沉迷音樂中,未聽到後方汽車喇叭聲,最後要考生想像可能的發展。

英文科教師團表示,作文是有關青少年過度使用三C電子產品所衍生的問題,貼近日常生活,考生可根據生活經驗發揮,展現創意的回答,用本人或旁觀者身分皆可,也不一定要用批判角度,重點是要言之成理。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資料來源:北京新浪網

資料日期:2014年1月 13日

 

本文選自《少兒學英語》的博客

  相比起數學教學而言,美國的公立教育對母語(英語)教學重視得多。學生從進入K年級(幼兒園年級)開始,一直到高中畢業,每天都必須至少有一個小時的母語學習時間。甚至到了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仍然有英語的必修課,假如修完了以後,統考不及格的話,大學仍然是無法畢業的,要重考或者讀其它的英語補習課程。很多大學更把英語的八股文寫作規定為研究生入學的考試之一,假如無法通過,學生就不能被錄取為研究生。

  美國的母語教學的主要部分大致分為:閱讀,寫作,文學欣賞,古英語和口頭表達這幾個部分。目前,全美有三十七個州都根據聯邦政府的“無一孩子落後”法案訂立了母語教學的課程標準和統考,因此,母語教學在全國各級學校教學的內容,基本是一樣的。

  小學的母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基本的寫作能力。在閱讀能力方面,低年級強調拼音(phonics)的教學。美國不教國際音標,最基本的閱讀能力是從通過教學生拼音開始的。Phonics的基本原理是教授學生一些英語(美語)拼寫和讀音關係的基本規律,讓學生可以看到一個英語單詞,就能讀出來;或者,想到一個單詞,就能按照規律拼寫出來。另外,通過學習基本讀音規律,學生也能集中學習大量的單詞。例如, at的讀音是其中的A發短母音的音,老師會同時在一節課中教:at, bat, cat, fat, hat, mat, pat, rat, sat等讀音相同的詞,讓學生學會這些詞語的意思,另外,當他們看到同樣規律的chat,或者flat就能讀出來了。

  小學二年級以後,通過這種拼音的教學方法,學生們已經掌握了大約五千到六千個英語單詞,讀一些簡單的兒童書籍已經不成問題。(有趣的是,美國的“英語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也是以這個為目標。完全不懂英語的新移民來到美國,大概兩年左右,就可以掌握相同數量的英語單詞,達到能基本閱讀一般英語讀物的能力。反思我們國內的英語教育,由於花太多的時間在鑽研語法上,學生學了十年,十幾年都是啞巴英語,而且掌握的英語單詞奇少,基本無法閱讀一般的英語讀物。)

  由於小學一年級是培養拼音閱讀能力的關鍵一年,所以,假如學生的拼音閱讀能力過關了,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會學習寫段落文章了。小學的二年級和三年級,學生都不需要寫全篇的文章,只需要寫段落。寫一段話,能講出一個故事,或者說明一個事實,就已經夠了。

  與此同時,學生們會接受閱讀理解的訓練。小學的閱讀理解訓練大致分兩個階段。在拼音閱讀以後,第一個階段是decoding and comprehension (解碼和理解)。解碼是最原始的階段,學生必須能把句子裡面每一個單詞都正確地讀出來,並知道每一個單詞的意思。然而,知道每一個單詞的意思,不見得就能明白整個句子的意思,更不見得理解一個段落或者一篇文章的意思。所以,“理解”就是訓練學生理解句子或者文章的意義。理解的訓練包括句子結構的認識,知識的掌握,語境的認識,以及閱讀提示的掌握等。每一個步驟都牽涉到非常專業的閱讀發展理論和相應的教學法。所以,即使在全美國小學的英語老師用的課本不一樣,但他們在課室裡面做的東西都基本上是一樣的,因為他們在教師執照訓練的時候接受的閱讀教學法訓練都是一樣的。這個階段大概在小學二年級就應該完成。

  第二個階段是應用、合成和評估的要求。在這個階段,學生把閱讀帶到更高一層,開始培養批判性的思維。在“應用”方面,學生必須能通過閱讀,找到自己需要的資訊,然後應用在某些方面。例如,學生看著一份如何烘蛋糕的說明,能自己動手,加入不同的材料,調節烤箱的溫度,烘出一個蛋糕。在“合成”方面,學生必須能在閱讀中找到各種資訊,然後篩選對自己有用的部份,作出正確的判斷。例如,從甲地到乙地旅遊,可以參加火車團,也可以參加飛機團,看的東西,價錢,酒店,行程,都有不同的地方;學生必須能根據某個條件(比如在多少錢以內),在閱讀了全部資訊以後,通過分析和綜合,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旅行團。在“評估”方面,學生必須能通過閱讀,根據自己的評估原則或者客觀的評估原則來評估自己閱讀的文章的好壞,或者從文章中得到的資訊的優劣。

  在中學階段,雖然學生需要閱讀的數量更大,但因為閱讀的技巧已經在小學訓練過了,所以,母語教育的重點就在於八股文的寫作訓練,文學欣賞,古英語以及繼續發展口語能力。

     在寫作訓練中,除了教寫信以外,美國的母語教學裡面沒有“應用文”的內容。美國不教學生如何寫通告、合同、聲明、會議記錄、調查報告、新聞報導、借條、請柬、訃告之類的東西。大概這一類東西在美國是屬於律師的職責範圍,只有律師寫出來的才符合法律要求,學生在中小學時代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學會寫這樣專業的應用文。

   八股文的寫作訓練從小學高年級寫文章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大學的最後一英語課,一直在做。這是美國的母語教育最最重要的一個部份。從前,托福和其它一些針對外國人的英語考試,並沒有規定寫作(也就是八股文寫作)是必考的,結果,中國學生到了美國讀大學的時候,大學教師們最大的頭疼就是中國留學生不會寫八股文。目前,在美國各級大學強大的壓力下,終於迫使大學考試委員會在新的托福考試,GRE考試,甚至SAT考試中規定八股文寫作為必考部份了。

  美國英語的八股文有兩個主要部份。首先是規定了文章的種類只能是下麵的幾個:敘述性文章(記敘文);說明性文章(說明文);定義性議論文;比較性議論文;分析性議論文;反駁性議論文;評估性議論文。因此,在考試的時候,學生不可以寫作其它的文體(比如寫成詩歌;劇本;小說;應用文;散文等等)。

  其次,八股文的格式非常嚴格,假如格式錯了,不管內容如何,肯定不及格。

  文學欣賞方面,主要是要求學生對某一個歷史時代的作家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這包括作家的生活和寫作經歷;作家的作品的風格和文字特點;作家對人物、環境的塑造方式;作家對情節的安排;作品的主題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等。另外,作品的不同文學形式也在研究之列。比如,詩有什麼特色呢?不同詩人,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詩各自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修辭和特別的句子結構的應用對於作品起什麼作用呢?都是文學欣賞討論的內容。學生們從初中第一年開始就看小說的原著,而且,哪些作品必須讀過,通常是由每一個州的教育廳規定的,最近,必讀作品的考查,甚至被加入到各州的統考裡面。

  美國的中學母語課本通常是精裝的,經常有幾千頁,非常厚、非常重。有的是按照文體,把同一文體的文章安排在一起學習;有的是按照作家,把代表性的文章選在一起。但是,因為在課本裡面,每一個作家只能選入一到兩篇比較短的作品,所以,老師通常會規定學生在課外讀該作家的代表作,如小說或者詩集的原著。所以,加起來的閱讀量是相當大的。

  美國母語教育的口語方面的要求在課程標準裡面都非常詳細和清楚,不象國內的語文新課標那樣模糊。美國的課程標準就不會出現“能註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這樣的句子。因為“註意對象和場合”如何測試和衡量?怎麼才叫“文明得體”?這都比較模糊。

  基本上說來,美國母語教育的口語訓練方面主要在下麵的幾個方面:

    首先是自我表達的訓練。這一訓練包括流利朗讀課文;流利背誦文章;有表情朗誦;最後是“解釋性口語表達”(interpretative oral expression)。所謂“解釋性口語表達”,包括:學生在拿到一篇文章的時候,可以把作者的感情,文章的氣氛,通過朗讀,馬上表現出來;另外,假如是演講的話,學生可以通過語氣,把稿件中的思想感情充分表達出來,跟聽眾有密切的交流;最後,假如是一個劇本,學生能通過口頭表達,把人物的形象充分表現出來;即使不看你的樣子,一聽聲音,就能知道是故事中哪一個角色在說話。

   第二,是在小組中口頭表達的訓練。這一訓練包括在小組的環境中,能傾聽別人的發言,總結別人的觀點,發表自己的意見,口頭分析、評估、反駁別人的觀點。

  第三,是在全班甚至更多人的環境中口頭表達的訓練。目的是讓所有人,一上臺,就能當著幾百人口若懸河地就一個議題,說上幾分鐘。當然,也包括訓練辯論和演講的能力。(國內的語文教育大概長期缺乏這樣的訓練。因此,我們經常在電視裡,可以看到一些人在被記者採訪的時候“啊……這個這個……嘛……是不是?”了半天,沒有說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而電視記者在街頭隨便抓一個美國人,問某一個問題的看法,都可以得到長篇大論,很有條理的回答。)

  當然,美國的母語教師也從小鼓勵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想到什麼就說,有問題就問,無須舉手,也無須起立。在某一方面,也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美國的公立教育在建立的初期,對於語文能力的最低目標是“讓所有有投票權的公民都認得字,能明白候選人或者提案的內容,作出經過思考的選擇,投下有意義的一票。”經過兩百年的發展,現在看來,美國公立教育對於學生語文能力的要求已經遠遠超越當時的最低目標了。有趣的是,美國的語文老師從來沒有對母語教育究竟 “姓語”還是“姓文”,或者“大語文”,“小語文”,“人文教育還是工具教育”之類的議題產生過任何的疑問或者爭論。美國的母語課,名稱也不叫“英語”,而是叫做“英語語言藝術”(English Language Arts)。



詳全文 海外觀察:美國如何進行英語教育-生活消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113/11570841.html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記者:花孟璟

資料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國立花蓮女中昨有來自日本大分縣三所高中參訪,學生全程英文介紹學校、發表小論文、學生科學實驗,流利的英文讓日本學生、老師大為嘆服,還問:「你們一週到底上幾節英文課?」

日本大分縣立舞鶴、上野丘、豐府三所高校,師生一行二十一人昨天上午抵達花蓮女中,語文、數理資優班學生擔任接待大使,領著日本師生認識環境之後,緊接著展開台、日學生論文交流會,雙方共發表七篇論文,過程全以英文進行!

發表「撲克牌數學魔術」論文的學生曾怡諠說,把中文論文翻為英文發表,很有挑戰性,聽到日本學生的研究內容十分精彩,也刺激自己要更努力、踏實研究。

此外,花蓮女中學生也分組帶日本學生參觀實驗室,英文介紹進行中的實驗內容,包括地棲性的非洲大蝸牛爬樹動機觀察、物理的旋轉量實驗,以及硬幣的數學邏輯遊戲實驗等,英文表達流利,讓日本老師很驚豔,忍不住問:「妳們英文學多久了、一週幾節課、課堂上教些什麼」?

花女學生說,從國小到高中也才學六年英文,一週上六節英文課,日本老師更驚訝了「在日本一週要上八節課」!還追問用的什麼教材、上課是否為全英語等。

花蓮女中教務主任張家誠說,三所大分縣立高校不是第一次到台灣訪問,這次特別指定到花蓮女中訪問,原來是往年的參訪花女資優班學生以流利的英文和日本學生交流,讓日本教師群印象深刻,今年選出精英學生再度來台「踢館」!

他說,該校英文課每週四節,高二、高三社會組必選修文法、作文各二節,自然組則是一節,因此平均一週上課五到六堂課,上課節數並不算特別多,之所以英文程度好,在於這群資優生「不只是資優而已」,而是「態度」主動積極,除了上課之外更會主動補充閱讀英語課外雜誌、書籍或電影,練習會話,才有良好的英文實力。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mobank《記憶銀行》開課囉!!

開什麼課?!當然是英文單字課囉!

為什麼是單字課?不是文法課?口說課?閱讀課?

因為,單字是學英文的基礎啊!

也許您會說:「沒有文法,表達不出句子的完整性!」

但是Memobank要跟您說:「不會單字,連不完整的表達都有困難!」

 

我們都知道,背單字就怕兩件事:

一、找不到方法,事倍功半

二、背了又忘、忘了又背

 

八小時的課程一次幫您解決這些「傷痛」!

集結四大心法:基礎紮根牙牙學語日久生情溫故知新

再搭配擁有7000單字資料庫的記憶銀行整合、複習,讓背單字不再是難事~

 

只需要您2小時*4的時間,再搭配一間空教室,Memobank就可以給您整套的系統跟完整的說明。

 

歡迎有興趣的補習班或者是英文老師來電洽詢相關細節,Memobank的聯絡電話:04-24756858(徐小姐),也可以直接在部落格留言,留下您的聯絡方式,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絡。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商業週刊 - 戒掉爛英文專題

撰文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常有人抱怨:英文一邊學一邊忘。假如你也曾有這樣的困擾,換一種角度來看,把英文學習看作是「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之間的對應關係,會有新的啟發。

先從「輸入」端來看,輸入基本上是聽和讀,學英文的輸入來源很多,CNN新聞、華爾街日報,HBO電影,都是很好的「輸入」途徑。但「輸入」的東西就一定儲存得下來,甚至能轉換成「輸出」嗎?。

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Hermann Ebbinghaus是發現人類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他發現輸入的資訊經過人的注意後,就會變成為「短期記憶」,若不經過即時的複習,短期記憶就會被遺忘;經過即時複習,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在大腦中保留很長的時間。

心理學家的「記憶曲線」中,人的記憶的兩個遺忘高峰,一是接觸資訊後一分鐘,大部分短期記憶在這個時間內將被遺忘。二是接觸資訊後二十四小時,是大部分長期記憶的「鬼門關」。要想保持長期記憶的秘訣就是:

(1)    1分鐘之後回想:不管你讀了什麼、聽了什麼,在完成輸入後一分鐘,立刻回想你剛剛讀的單字、文章,在你忘記之前複習它,並記住它。

(2)    24小時內複習:背了單字和句子後的隔天,認真複習一遍,讓大腦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當然不能只有記憶,記憶是基礎,真正應用英文,是它的輸出效果,也就是讀和寫,這是不斷實踐、犯錯、修正的過程。通了這個道理,我們就來試試看吧。

 

1:10的單字記憶法—“cur= run

英文表達「發生」這個動作,如果是第一次發生,用 " occur " ,再度發生用 " recur ",兩件事「同時發生」呢?你想到什麼?

如果你答" concur ",那就對了!

"cur"到底是什麼?想一想記憶裡面,所有和"cur"相關的字--current、currency、curriculum.....。

知道"cur"這個字根,很多字不必背自然就記住了,"cur"出自拉丁文,其實就是「run」和「move」的意思,也就是中文的 [跑、動]。

錢是流通的貨幣,稱為" currency "。

水流、電流、潮流,都叫做" current "。

 

那課程為什麼叫" curriculum "?curriculum和class不一樣,它比較接近中文的學程,指的是學生達到某種教學目標前必須跑完的路程。

cur有時也用cour或curs型式出現,記一個cur,其實就等於記10個單字,不信你看看:

1.       discourse(dis + cur = apart + to run = to run about here and there)論文;論述(原意是這兒說一說,那兒談一談)

2.       precursor( pre + cur = before + to run = to run before)先驅;預兆

3.       cursory(cur = to run)匆忙的;粗略草率的(原意為速度快到無暇細看的)

4.       incur (in+ run = run into原意是使發生,亦即招致) 招致

5.       cursive(cur = to run)草書的,寫字時像跑一樣快,自然是草書

6.       excursion (out + run = run out)遠足

7.       concourse (together + run= run together)集合

8.       courier (cour = run) 快遞,字面意思是跑得很快的人。

9.       course(cour= run)路程、過程

10.     cursor (curs+ or= runner) 電腦游標

 

來看看例句:

1.        That plane crash occurred only minutes after take-off
空難在起飛幾分鐘後就發生了。

2.        My first meeting with her often recurs to my memory.
我與她的第一次會面的情景經常出現在我的記憶中。

3.          Did all the members concur in getting a bank loan?
會員們是否都同意向銀行貸款?

4.        This button switches the current on.
這個按鈕接通電流。

5.        This is my current address.
這是我目前的位址.

6.        My hands were full, so I just gave the book a cursory reading.
我忙得不可開交,所以只把這本書大略看了一下.

7.        Move the cursor on the screen or to select choices from menus displayed on the screen.
移動螢幕上的游標或者從螢幕上顯示的功能表上選擇。

8.        Any expenses you may incur will be chargeable to the company.
你的所有開銷都可以由公司支付.

9.      Our currency will not be depreciated.
我們的貨幣不會貶值。

10.    A courier delivered the parcels to our office.
快遞把包裹送到辦公室了.

 

也許你記住了,但心裡卻又浮現另一個疑問—accurate、cure、securecurious、curator。它們和run有關嗎?有這樣的好奇心英文非好不可!

這裡的cur沒有動「run」的意思,它和care同意,是照顧、懸念和治療的意思。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部分台灣人都不懷疑「英語很重要」這件事,只是為何它很重要,不見得能具體說明。如果我們可以更具體知道英語的重要性,就不難體會為何要學好英語。

 

學好英語為何重要?因為:

英語是最通行的國際語言

英語是各專業領域發表新知文獻最多的語言

英語直接影響上班族的薪資收入

 

 

英語是最通行的國際語言

首先,英語並不是全世界最多人說的語言,但它卻是最通行的國際語言。此話怎講?

以第一語言(或稱母語)的觀點來看,全世界最多人說的語言是漢語,大約有8.7億人口,佔全球人口比例12.78%,其次是西班牙語,總人口數大約3.22億,佔全球人口總數4.71%,接下來才是英語,總人口數是3.09億,佔4.52%

如果,我們也把這些人口的第二語言考慮進來,這時,全世界最多人說的語言仍然是漢語,大約有10.7億人口,佔全球人口比例15.62%,第二名變成了英語,使用總人口數大約5.08億,佔全球人口總數7.44%,西班牙語則沒有太多變化,使用總人口數也約略是3.22億,佔4.71%

看到這裡,也許你的心裡在想,綜合母語與第二語言的使用因素既然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為何國際組織不選擇漢語做為世界語言?

事實上,國際選擇哪一個語言做為世界通行語言的考量因素包括了:使用該語言為母語的人口數、使用該語言為第二語的人口數、以該語言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數、該語言在國際間各專業領域的使用量、使用該語言國家的經濟實力與社會文學的威信等六個因素,因此,英語最後在這六個因素的綜合考量下被國際選為世界的通行語言。

 

英語是各專業領域發表文獻最多的語言

以吸收新知的觀點看來,各專業領域中發表最多期刊的國家不一定是美國,但語言類別卻一定是英語。

從一個簡單的觀點來看,世界上有60%的信件往來是用英文書寫,50%的報章雜誌是英文類別,有超過一定比例的網站是用英文架構,換句話說,網站想做大、普及率高,一開始選擇的語言就得是英文。

在一百年前,外貿相關學英語,外交相關學法語,科學相關學德語,現在,不管你是搞外貿、外交、科學,只要學英語。

大部分的德國科學家發表學術論文時,選擇使用英文,因為如果使用德文發表,他們發表的內容就被語言侷限住了,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

不同新知的論文發表都是以英文為主要語言,新知的書籍也大多將英文作為第一出版的語言,如何能夠比別人更快的得到第一手的資料,獲得第一手的資訊,

創造更多的競爭力,得到更強的競爭利基,就是學好英文。

 

英語直接影響上班族的薪資收入

學英語很重要?

大多數的人都同意「英語能力」在現在與未來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影響學生的升學,同時也影響上班族的職位及薪水高低。
參考文章:〈英語的重要〉(Cheer 130期文章)

佐證這個論點再簡易不過,畢業之後,沒有人會回去補理化、數學…等,但英語補習班卻逆勢上漲,讓各個上班族驅之若騖的原因,正是因為英語能力在職場上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英語能力的角色,在近十數年來已經大不相同,從以往的「nice to have 到現在的「must have」,英語這個「職場母語」的重要性被無限的提升,以基層員工的角度來看,良好的英語能力可以讀取更多的第一手資訊,在基礎的業務溝通上,也不容易有失誤的地方;以中階主管而言,好的英語能力可以勝任更重要的職務,承擔更重要的業務量;高階主管更不用說,沒有英語能力,要升上去本來就是難上加難。

真實案例,一位外商公司的專業經理人,每個月手上處理的都是幾十幾百億的業務數字,後來廠房外移至內陸,本來最被看好的這個專業經理人,因為英語能力不強,無法負荷持續的國際會議、國際提案等等,而將位置拱手讓人。

這種案例在商業界是層出不窮,無論是在學術界、科技業,這個問題更是更是有增無減,無論是進到外商公司或本土企業,在各個產業中,英語能力間接等於專業能力、國際化及升遷能力。

---------------------------------------------------------------------------------------------------------

 

文章標籤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都知道「英語很重要」這件事,學好英文更是成了不可獲缺的技能之一,只是,如何可以將英語學好? 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

 

英文單字是學好英文的重要基礎?因為:

不懂得文法規則,你能表達的非常有限;但不懂得單字,你完全無法表達

 

不懂得文法規則,你能表達的非常有限;但不懂得單字,你完全無法表達

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D.A. Wilkins (語言學家)

學中文,我們是從單詞還是溝通起,

餓、渴、抱抱、痛…等。

學英文也是一樣的意思,

英語的溝通都是從基本的單字開始的,

無論是聽、說、讀、寫,

我們都是從我們熟悉的、聽過的、想起來的那個單字,

開始慢慢的做全盤了解整段英文在講什麼,

或者是在聽別人說話時,

也是從抓到key word (關鍵字),然後慢慢的聯想,

進而全盤了解別人在告訴我們的事。

 

由此可知,認識許多的單字,

對我們而言,英文進步的程度有多大,

單字的數量才能真正決定能表達的多少,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

practice 練習       perfect 完美

認識了這兩個單字後,

Practice makes perfect.

這句話的翻譯還顯得困難嗎?

是不是就可以簡單的從

「練習造成完美」轉換成「熟能生巧」。

 

單字好的地方就在於,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

我們就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無限多的想像跟衍生。

 

然而,背單字可不可以藉由想像跟衍生來完成?

還是真的只有死背的方法?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章要推薦的是,由澳洲廣播電台所提供免費的英語教學資源,合計有205課之多,內容相當豐富。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年6月14日,Yahoo奇摩新聞默默地、悄悄地多了一個新的服務:【新聞英文】。這個單元由Yahoo奇摩與中央社合作,每天提供一小段新聞英文,並且附上完整的中文翻譯以及重要單字解析。大學生如果能夠持續閱讀這些免費的新聞資訊,對提升英文程度應該有很大的幫助。

問題是,只是閱讀就夠了嗎?以下我們建議一些做法,讓有志學好英文的人更能得心應手。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資料來源:Yahoo奇摩英文新聞

Season’s 1st no-hitter comes from unlikely source【MLB本季首場無安打比賽 巨人隊左投桑傑士爆冷】

更新日期:2009/07/12 09:00引用來源:中央社製編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 
發佈日期:2009-04-21 22:45

最適合利用網路自學的科目,莫過於「語言」了!網路把全世界連在一起,學語言不再需要放洋留學,坐在電腦前就可以學到各國最正統的發音、最現代的語法,還有取之不盡的外文網站資源。多媒體的學習工具,也讓學習者得以反覆練習聽、說能力,不再害怕面對外國人!不過,線上學習語言的資源那麼多,怎樣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呢?在此提供讀者幾個小撇步!

撰文=Purplestar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只要30分鐘 網路上大家在討論《每天只要30分鐘》這本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最近因為作者古市幸雄又出了一本續集《每天早上只要30分鐘》,網路上再度掀起討論潮。如果你認同作者的觀點,也希望開始養成自己學習的習慣,實踐這個概念的話,我推薦【MB記憶銀行】會是一個適當的實踐平台。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日期:2008/08/12

這雖然是一篇舊的新聞,但我仍覺得具有參考價值。因此轉貼給大家參考!

你以為美國學生學英文不需要背單字嗎?其實他們就跟台灣的孩子一樣,上國文課要背生詞一樣;哈佛人出版社執行長張錦娥在美國就發現,美國的老師 同樣也花了很大的功夫在督促學生被英文單字。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推薦的免費學習資源!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雜誌
撰文=李佩芬


加入WTO,有更多老外來台灣做生意,你也必須更常到海外跟老外做生意;台灣過去英文教育的「讀聽說寫」技能都不足,歐洲人過去的經驗告訴你,如果不想薪水低上20%,趕快重新學英文……。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