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央社/記者林孟汝

新聞日期:2013年4月24日

台灣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總是靜悄悄,學者從華人文化角度研究發現,台灣學生怕答錯或問笨問題丟臉,只有不到3成大學生願意在課堂上和教師互動。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今天發表由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清華大學教授,深入訪談大學生,探討大學生在課堂提問及回答情形。

研究發現,在西方人眼中,華裔學生在課堂上大多是消極被動的學習者,課堂上非常安靜、很少參與討論,也極少問教師具挑戰性的問題,卻常在下課後發問。

值得注意是,國內調查顯示,大學教師較常採用的講述法,學生認為幫助較小;較少採用的師生問答互動教學,學生反而認為幫助較大。

此外,學生認為上課回應教師提問,及問問題能留給教師好印象,但學生在課堂上總是沉默不語,形成相互矛盾現象。

研究發現,台灣學生因為愛面子,加上過去的學習經驗,多半是老師在課堂上單方面傳授知識,以致沒有在課堂發言習慣。

有六成四大一新生,回想高中學習時很少發問,上了大學更明顯,只有二成八在課堂上與教師互動,三成六願意參與課堂討論與發問。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副教授危芷芬指出,學生越是擔心丟面子,回答意願就越低;如果覺得問出好問題,能展現自己,獲得教師和同儕肯定,回答意願就越高。

她建議,教師可營造安全學習環境,多提問開放性問題,或採匿名、小組討論,激勵學生互動。10204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