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陳敬哲

資料日期:2013年5月27日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發現幼童時期的記憶,會隨著時間而消失,原因是成長中的大腦,為了不斷提高學習能力,神經元會快速的增加,一直到成年到達頂峰後逐年下降,但卻因此影響大腦儲存回憶的區域,讓幼兒時期的回憶因此只留下片段,這是大部分人無法想起幼童回憶的原因。

研究學者保羅博士表示,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幼年與年老的老鼠的大腦,發現如果行為能力的神經元越多,會影響記憶神經元,記憶會因此失去,人類在4到5歲前有高度動態的大腦海馬區,這裡是人類掌管記憶的部位,所以五歲之前的記憶,很多人都無法確實記得,這被稱為嬰兒失憶症。

保羅補充,為什麼小孩子在短期內可以有記憶,但長時間後卻沒有辦法回憶,這項研究就提供了一個解釋,幼童時期的大腦海馬體,因為受到大腦發展新神經元的影響,讓已形成的記憶神經元消失,儲存的記憶也因此非常不穩定,所以幼童時期的記憶不是完全無法想起,就是僅能想起片面的記憶。

倫敦大學神經科學研究學者貝蒂納表示,這次的研究可以看出,行為神經與記憶之間的關係,假設許多兒童大腦發展與記憶間存在矛盾,將來可以依此研究其他問題,例如學習能力較差、口語發展遲緩等,發展出更多的幼兒心理理論,與治療方式,加強現有的治療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