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數位時代雜誌
撰文=李佩芬


加入WTO,有更多老外來台灣做生意,你也必須更常到海外跟老外做生意;台灣過去英文教育的「讀聽說寫」技能都不足,歐洲人過去的經驗告訴你,如果不想薪水低上20%,趕快重新學英文……。


English,English,Everywhere is English!不論是否喜歡願意,在這個時代,英語總是陰魂不散跟隨你我,逼得每個人不得不把自己拋向英語這個大漩渦。

走進金石堂,抬頭望望暢銷雜誌排行榜,《空中英語教室》從我們小時候出版到現在,依然獨占鰲頭;逛逛最新暢銷書區,發現一本韓國人撰寫,教大家「Not Study,But Learn」的聽力教材,堆得其高無比,版權頁上寫著從10月1日初版1刷開始,到10月16日已經到了6刷!乖乖!被嚇到了嗎?趕快撥個電話到台大師大語言中心報名英語會話班吧!很抱歉,電話那頭傳來親切但無奈的回答:人數早已額滿,個人報名得排到3個月後,麻煩下回請早!

中文板塊上的英語浪潮

不僅台灣如此,整個世界都不可避免地面臨這股大英語潮。

目前在30個國家都有設有據點,提供全球貿易商線上發票管理系統的公司TheoFinance,亞洲區顧問皮維多(Jean-Michel Piveteau)今年4月因推展業務來台,當被問及大多數人對法國人的印象是「以說法語為驕傲,不願開口說英語」時大笑回答:在我這一輩是如此,不過我下一代,這種情況則少見多了。

今年8月,美國《商業週刊》歐洲版的封面專題,就是「說英文的勝與負」。文章指出,會說英文和不會說英文的歐洲人,平均所得可以差上20%。不可諱言地,英語已成全世界科技、金融與商業行為的共通語言,近來在法國巴黎、西班牙馬德里或是德國杜塞爾多夫的街道上,聽到英語已不是件怪異的事,英語也不再是企業主管才需學習的技能,「如果我想跟一位法國人聊天,我得說英文才行」,一位11歲,住在德國海德堡的男孩說道。

不僅歐陸如此,亞洲地區也不例外。

目前全球總人數已經超過55億,光中國大陸華人就將近13億,約佔全世界人口的1/4。這個被諸多經濟機構視為未來3年最有成長潛力,民族自尊心不亞於法國,也同樣颳起一股學習英語的龍捲風。

如自稱「一年有300個以上夜晚在飯店度過」的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精通英日語的溫世仁觀察,若要找出一種最多人學的東西,那絕對是「英文」。全中國的華人世界現在學英文的人口超過3億5000萬,已經比美國人口還要多,「未來的就業者一定得具備英文能力才行,」溫世仁說。

台灣的英語補教界名師徐薇,在北京申奧成功後,也成為對岸的大熱門。8月中旬,她應邀到中國舉行5場英語教學演講,讓她印象深刻的是,當演講告一段落後的問答時間,遼寧省錦州市的中學生發問情況非常踴躍,當時她突發奇想地問了一句「為什麼你們不試著用英文來問我」,令她極端震撼的是,接下來的發問者全部都改用英文問問題,「我真的很為台灣的學生著急」,陪伴台灣學子走過學習英語歲月,學生中不乏建中、北一女學生的她想到這件事,回到台灣一坐上先生的車,甚至急得掉下眼淚。

他們如何學英語?

學習英語,真的有那麼難嗎?在我們周圍,為什麼總不乏許多花了大把鈔票,但碰到老外依然舌頭打結、聲音顫抖的「英語淪落人」?不妨來聽聽那些從沒喝過洋墨水,英語聽說能力卻照樣呱呱叫的工作者有哪些「撇步」吧!

歸納起來似乎很陳腔濫調,不外「恆心毅力」、「每天開口」、「製造機會」、「臉皮要厚」等這些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需要足夠自制力、長期耕耘的方法,但沒多少人真正身體力行。

今年37歲的供應鏈軟體大廠i2台灣總經理曹衡康,在外商總經理中算是異數。文化大學化工系畢業,沒有出國留學的耀人背景,但從小就對英文頗有興趣的他,對於「創造」學英文的環境頗有毅力。小學六年級就收聽美軍電台(即現在ICRT前身),上了國中會跑去找摩門教傳教士聊天,即使到現場看瓊斯盃籃球賽,也會找外籍球員邊簽名邊聊天。上了大學,他努力登記和外國老師的「聊天時間」,積極的程度連外國老師都委婉建議他「可不可以把機會讓給別人」。

曾任職宏碁集團法務部門5年,現於寶成集團轉投資精成(GBM)科技擔任法務協理的陸君卿,則語帶哲學味地說:「英文不是單面就可以好的,而是一種全面生命經驗的累積」。

同樣從未出國留學,英文能力全都是透過工作,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陸君卿回憶,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應徵英商百年藥廠葛蘭素(原名Glaxo Wellcome, 2000年與美國製藥集團史克必成SmithKline Beecham合併後,稱為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製藥集團)的法務助理。跨國、外商的環境,加上隨時保有的好奇心,增強她不少英文能力,「我很雞婆,除了自己手上的文件,一些公司發的新聞稿啦、其它部門的公告啦,凡是經過我眼前的都會仔細閱讀」;而不吝於投資工具書,一本用英文解釋英文語義的Collins英英字典,也讓她在這個「咬文嚼字」的英文合約世界中愈來愈高竿;至於聽/說能力的培養,她認為「有時講不好只是害怕而已,但這卻會讓你的水準從100分變成60分」,歷經多年商場歷練的她,隨著職場經驗累積,這一、兩年她也覺得自己英文能力持續精進不少。

不僅是口語或書信溝通,學習如何用英語做簡報,恐怕也是後WTO時代工作者必須學習的技巧。匯豐中華投信行銷企劃部副總經理林志明,覺得「透過日常工作學英文」是最快速的方法,不過他也提醒工作者,英文好不等同於專業好,平常透過閱讀工作份內的英文文件與報章雜誌,自然而然便可累積英文能力,「更重要的是練習用外國人的思維,用他們的思維做簡報,」林志明指出,英文是很邏輯性的語言,老外的思維也是很有邏輯,從Vision、Goal、Strategy等層層推演,扣緊這些思考邏輯,即使只用簡單的句子表達,依然可以把概念表達清楚。

因網路而生的英語Helper

電腦網路崛起,對於英文的學習有幫助嗎?前暨南大學大學校長李家同,以及英業達副董事長溫世仁,便對這個問題都持絕對肯定態度。常常教小孩子英文的李家同說,對鄉下小朋友而言,若家長不會英文,那小朋友回家沒有人可以問,就很容易就忘記;「但是如果能透過電腦,Click一次就聽一次,再Click一下就又多聽一次,」他指出:如此不斷地聽,可大大降低小朋友對英文的恐懼。

溫世仁則從就業觀點來看,認為未來學生一定要具備英文、打字、寫軟體三種能力,這也是他為什麼致力於建置免費學打字、寫軟體以及學英文三合一網站(可參見英語直通車網站)的原因。在英文方面,他也提出一個頗有意思的「學句子」理論:學英文應該像幼兒牙牙學語一樣,先學句子,後學句子的元素,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先學單字、後學句子。他舉個例子:把「I like to eat an apple(我想吃一個蘋果)」這句話學會,即使不知道apple是什麼,只要再去查apple這個單字,以後就不會忘記這個單字;反過來,若先從背一大堆水果名字開始開始,往往碰到一個老外就會忘記如何開口,這是因為「會講一個句子,就不容易忘記那個單字;但要在瞬間造句,那是不容易的,」溫世仁提出他的經驗談。

就如同電腦與電腦間溝通,需要標準協定來了解彼此,隨著WTO而來的,未來我們可能會認識更多來自義大利、阿根廷或是俄國的全球貿易者,要與他們溝通,英語就像電腦的標準協定,是幫助自己連線他人的好工具。從歐陸到亞洲,這股英語風暴既已成定局,與其抗拒,不若微笑開口說來得聰明。

Are you Ready?Let's Go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mo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